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星火筑梦团赴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开展乡村振兴系列调研活动,探寻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感受产业兴旺的强劲脉搏,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黑猪养殖:种养循环新模式,产业兴旺新引擎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征程中,绿色低碳是内在要求。团队深入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探究其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创新模式。该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移动智能装配猪舍”,不仅采用吊脚楼式的构造设计实现了圈舍自然通风防潮,而且还用数智技术手段实现了精细化、精准化圈养管理,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环保水平,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的典范。
同时,该公司打造的“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巧妙地实现了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资金紧张等现实难题,以实际成效为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榨菜产业:科技赋能新跨越,传统产业新活力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产业振兴是坚实基石。团队走进重庆市涪陵区洪丽集团,探寻其现代化榨菜生产流程,见证了传统榨菜产业在科技赋能下的精彩蝶变。从青菜头的精细清洗、精准切分、高温杀菌、冷却保鲜,到包装环节的严丝合缝,整个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交相辉映,实现了榨菜产业从传统手工作坊到规模化现代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乡村大地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美好新图景。
洪丽集团创始人表示,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与西南大学、渝东南农科院等校地合作,公司有效攻克了防腐剂零添加的技术难题。同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厂区光伏发电创新模式,既有效解决了厂区电力耗能问题,又为公司员工使用电车提供了免费电源,以科技赋能企业转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水果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中,绿色发展是关键篇章。近年来,睦和村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水果种植,成功构建集种植、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果园综合体。睦和村村支部书记说:“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以大农户带动小农户,集中力量做好事、做成事。”睦和村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广泛运用先进滴灌技术,精准满足果树水分需求,着力打造出“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桂圆、冬有脐橙”的睦和水果品牌,以高品质绿色产品赢得市场青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睦和村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生动写照,充分彰显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与美好前景。
产业振兴:多元路径新探索,乡村振兴新实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从生猪养殖的生态循环新模式到榨菜产业的科技赋能新跨越,再到水果产业的绿色发展新路径,团队成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振兴的多元路径。这些实践案例不仅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青年一代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方向引领。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将以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为动力,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青春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用青春担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审核:付亚云 | 编审:卢俊)